伴随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农产品流通基本形成了以民间经营为基础、以市场导向为机制、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度调节的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和消费发展状况且比较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市场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报告从我国农产品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主要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现状、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今后流通发展对策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概括。
一、农产品流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近年,我国实施的促进农产品增产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及农产品流通效率、确保城乡市场供应起到了良好作用,对解决我国农村现存的小农经济买难卖难、提高组织化程度与农产品商品化率等问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1.农产品流通对农业产业经济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中国统计年鉴2008》显示,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95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2809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3%,而农产品流通交易额达15000亿元左右,占农业产值的45%以上,农产品流通对农业产业经济的贡献率逐渐提高。此外,农产品流通产业已成为农民就业的最大基盘,2007年我国仅蔬菜流通领域就业人数就超过9000万人。农产品大流通为提供就业、解决小农生产等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农业产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产品作为我国13亿人口生活的必需品,其生产和流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在农村从事农业或农产品生产的人口仍占我国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在农村居民中,大多数仍以从事农产品生产、收获、初加工、销售等为主。近年,通过产销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农产品生产逐渐步入商品化生产轨道,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正逐步得到克服。尤其是现代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农产品基地建设出现了以市场需求信息为载体,走新型农商发展道路的做法,并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农民以土地租赁、土地入股、土地转让、种植技术管理等多种方式与农产品销售企业合作,使种植有目标、销售有收益、购卖有信心,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问题,而且增加了收入,为活跃农村经济奠定了一定基础,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3.多元化市场流通对确保城乡市场供应起到巨大作用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和集散市场统筹发展,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互补互进,以大中城市为核心,遍布城乡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流通格局。据相关行业组织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150家,其中产地市场1600家,销地市场2550家;亿元以上主要农产品交易市场1551家,其中农产品综合市场830个,专业市场721个;在亿元以上的247家蔬菜市场中,前100名的交易额由过去的3亿~5亿元提高到10亿元以上。说明我国亿元以上的主要农产品市场数量在减少,但市场规模和交易额却呈增长趋势。2007年,我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约930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7%;全国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并且仍在继续升高;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等大城市经由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比例在80%以上;不同层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乡农产品流通、交易和确保城乡市场供应中发挥着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4.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并将农产品流通纳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通知》指出,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重点是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要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采取优惠的财税措施,支持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开展了“万村千乡”和“双百”(百家大型批发市场系统、百家大型流通企业系统)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积极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功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培育标准化的绿色市场,积极支持和开展农产品绿色市场建设并对专业人员培训,建设绿色市场审核组织等。政府出台政策并投入资金支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变了农产品流通长期以来设施落后、体系不完善的状态,使农产品流通逐渐向规范化、组织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5.农产品流通企业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流通环节作为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必经环节和最后通道,是消费安全隐患最易暴露的环节,也是消除消费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已成为事关国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大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流通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不断加强,市场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全面实施,食品流通基础设施明显改观,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按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快推进建立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体系、食品可追溯体系和经销商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目前绝大多数大型流通企业已建立了协议准入制度、经销商管理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流通行业自律机制,为保障食品在流通中的安全奠定了基础。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企业积极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各种不同农产品流通渠道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对农产品实行科学合理的监管,吸取发达国家对农产品流通的卫生质量的安全管理,逐步使我国农产品流通纳入食品卫生安全监督体系之中,在防止“问题农产品”流入市场、流向消费者餐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及流通发生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农产品生产已基本实现了自给,且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出口量也不断增加,为提高我国13亿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产业链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发达及应用,我国主要农产品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品种不断更新,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主要农产品生产发生巨大变化
(1)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我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进入21世纪后,农产品产量稳定上升,粮食生产连续4年增产。到2007年,粮食产量超过5亿吨、油料约2549万吨、肉类约6865万吨、水产品4747.5万吨、水果1.8亿多吨、蔬菜约5.6337亿吨。其中,我国生产的蔬菜约占全球蔬菜总产量的60%以上,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7%。粮食、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主要农产品产地日趋集中,品种结构日益丰富。以蔬菜为例,2007年,山东、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广西、河北、湖南、湖北、安徽等十大蔬菜生产省蔬菜种植面积约1.8亿亩,占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左右;蔬菜产量约4.02亿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70%以上;海南作为反季节性蔬菜主产区,生产蔬菜341万吨,其中80%销往岛外。近年,随着市场的不断活跃,南菜北运、西菜东运以及大棚菜等作为季节性的品种调剂,使我国蔬菜品种结构日益丰富,充分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3)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近年国家政策对“三农”的倾斜,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增产增收。2007年,除油料以外,粮食、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水果等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猪牛羊肉人均占有量为42.4公斤,比2006年人均占有量高出2.1公斤。而水产品、牛奶、水果的增加更能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快速提高。
(4)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品质化水平逐步提高。到2007年底,全国已验收和在建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区有396个,产业化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超过300万公顷,接近全部蔬菜种植面积的20%。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最大的蔬菜产区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无公害蔬菜认证,全国各地都加快了商标注册速度,加大无公害、绿色及有机蔬菜的认证力度,着力培育蔬菜的市场品牌。伴随着蔬菜生产标准化的推进,品质化水平也逐步提高,全国蔬菜产地检测正逐步纳入食用农产品卫生安全监督体系之中,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蔬菜生产基地的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全国肉类生产也快速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一些有条件的大型养殖场从养殖环节开始利用高科技手段,规范养殖过程,严格饲料管理,为向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主要农产品消费发生巨大变化
(1)城镇消费快速增加,昔日的生产者变成了今日的消费者。根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5937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4.94%,比2006年增加了1673万人,提高了1.04个百分点,若加上旅游等流动人口,实际城镇消费人口在6.5亿左右。按此比例进行估算,我国70%左右的农产品是作为商品供城镇人口消费(因为农村7亿多人大多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城镇消费快速增加,昔日的生产者变成了今日的消费者。
(2)城乡消费者农产品购买支出增减各异。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发展报告》统计,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速加快,年人均总收入14909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2%。其中,最高10%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785元,最低10%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10元。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997元,其中,受食品价格上涨较高因素影响,家庭人均食品支出为3628元,同比上涨16.6%。从恩格尔系数分析,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36.3%,比2006年的35.8%上升了0.5个百分点。在食品消费支出中,由于主要农产品猪肉、羊肉、鲜蛋价格上涨较多,使消费量略有下降,禽类、水产品等消费量有所增加。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比2006年增加了553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9.5%。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389元,其中有190元是在外就餐消费。从主要农产品消费数量来看,2007年农村居民粮食、蔬菜、猪肉等消费量均有所下降,而牛羊肉、奶、水产品等消费数量呈增加态势。2007年农村居民主要农产品消费量有增有减,消费水平和膳食结构逐渐得到改善,但食品价格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影响明显。2007年,最低10%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比2006增加了318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49.6%。从恩格尔系数分析,其食品支出占总体消费支出的47.2%。受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最低10%收入家庭人均消费猪肉数量下降18.9%,人均消费鲜蛋数量下降7.3%,人均消费鲜菜数量下降8.2%。
(3)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需要消费“放心农产品”。近年,经过“非典”、禽流感、暴风雨雪、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后,人们更加注重生存价值,尤其是因人为因素发生的诸如毒大米和问题肉、问题菜、问题奶等众多影响消费者信心的农产品事件,使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要求消费“放心农产品”,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促使农产品流通者通过各种渠道向农产品生产者提出了标准化、专业化、商品化以及生产绿色农产品等要求,消费环境变化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安全流通与发展。
3.主要农产品流通发生巨大变化
我国农产品在全面市场化流通过程中,逐渐向有监管、有组织、有秩序的市场化流通方向发展,使农产品流通由农民自给自足后将剩余部分拿到市场销售发展到市场化生产、信息化流通、农产品供应链形成。
(1)主要农产品多渠道流通模式基本适应了大市场需求。根据农产品的商品特性,无论是小生产还是大市场、大流通,根据产地、品种的不同,形成了一定的流通模式,不同农产品由于生产环境、生产区域、生产方式、收购时间、储存方法、物流距离、销售方法、流通费用、消费需求以及经营者各自不同的用途,使不同农产品在储存时间、流通渠道、流通环节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市场供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第一,蔬菜、水果流通渠道现状。2007年,我国蔬菜生产总量约5.6亿吨,水果1.8亿吨,以60%估算成商品流通量的话,分别为3.36亿吨和1.08亿吨。大量的蔬菜、水果通过市场自发形成的采购、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转化为商品。多年来,这种靠市场自行调节供应的蔬菜、水果流通体制,基本满足了市场需求。以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农产品流通为例,有近80%的蔬菜、水果、水产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菜)市场等流通的,有20%左右是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基地模式或超市流通的,有10%左右是通过其他摊点、商贩等销售的。第二,肉类产品主要流通渠道现状。2007年,我国肉类生产总量为6865.7万吨,是2003年以来最低的,其主要原因是猪肉供应减少。但根据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肉类产量继续增加,生猪生产恢复较快,出栏增长5.8%,存栏增长6.6%。我国肉类产品主要流通渠道为:养殖生产者(或委托养殖、加工企业的基地)—屠宰加工企业—批发配送(批发商、大型零售商、餐饮等团体采购者、大型食品加工业、冷藏企业等)—消费地市场(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餐饮及加工企业和零售采购商等)—零售店、农贸市场、餐馆酒店等—消费者。从大致的肉类流通渠道而言,在大中城市的肉类产品流通中,有70%左右是通过厂场挂钩在销售环境较好的超市或相关零售店内流通的,购买者主要来自城镇居民消费者;也有30%左右的肉类产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菜)市场等流通的,而这部分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建筑工地或进城务工者。近两年,牛、羊等肉类产品对缓解我国猪肉供应紧张和平抑价格等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三,水产品流通渠道现状。2007年,我国水产品生产总量为4747.5万吨,水产品通过各种市场流通的占70%以上,亿元以上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有120家,其中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有10家。我国水产品主要流通环节是:生产者(捕捞者、养殖者或养殖基地等)—产地收购商(经纪人、批发商、产地采购商等)—产地市场(批发商、大零售商、大团体采购者、食品加工企业、冷藏企业等)—消费地市场(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餐饮企业及加工企业和零售采购商等)—农贸市场、零售店、餐馆酒店等—消费者。近两年,水产品流通对缓解我国猪肉供应不足起到一定作用。
(2)我国农产品批发流通模式。一是初级产地农产品集货市场模式。一般指在某类产品较集中的村或乡一级建立的季节性农产品集货场所。农民将生产的少量分散产品集中于此,少部分在此交易,更多的则统一送到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初级产地农产品集货市场设施简陋,在农产品集中采摘旺季,一些销地市场的采购商直接到这类初级市场进行采购,以减少交易环节。但是,这类市场规模小,产品有局限性,不能满足一次性多品种的大量采购,且商流和物流服务功能欠缺,所以,产地大规模生产者、有实力的经纪人和初级集货市场等向产地批发市场集中货源的越来越多。二是产地批发市场模式。指在产品集中生产的产地、交通较便利的地方设立可辐射周围地区,有集货、分货交易功能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场所。我国产地市场数量占批发市场总数的1/3左右,其交易特点是季节性强,市场设施简陋,功能不全,在农产品集中收获旺季,来自销地市场的各种采购商直接到这类市场采购。由于这类产地市场中活跃着大量的农村(或农民)经纪人,很多来自销地市场的采购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产地经纪人实现产品采购。目前我国大型连锁零售商在产地采购产品的80%~90%是通过产地市场和产地经纪人实现的。随着农产品流通竞争的发展,产地农产品市场已成为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依托,更是农村商人“起家”的摇篮。近年,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快速发展,全国已有农产品经纪人约800万,其中有20000个专业农民合作社。三是区域中转(集散)型批发市场模式。指在广区域内、市场规模大、交通便利、辐射能力强、一次性容纳多种类、多品种的集散、交易、结算、运输、配送等功能齐全的农产品交易场所。除交易本产地的特色产品外,因拥有区位优势而成为远距离运输的集货和中转(集散)市场。这类市场的货源一般来自全国各地的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地经纪人和经销商等。四是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指以满足城市农产品消费需要的、具有城市功能的公益性农产品交易场所,具有集散、交易、价格、信息、结算、商流和物流及配送等功能,每天在短时间内将来自各产地、中转地市场的多种类、多品种产品,以品质最佳的状态快速批发、交易出去,以支持城市不同流通模式的市场交易活动,以最大的可能满足不同的销售和消费需求。销地批发市场农产品的来源主要为本地或周边区域生产的农产品,这类市场模式视城市大小、季节及所在地而不同。如南方中小城市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多以本地产品为主,以北菜为补充;而北方大城市则本地产品相对较少,如北京当地产的鲜活农产品在30%以下,市民消费的大部分农产品来自全国各地。在我国农产品实现大流通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地方都从外地调入农产品,主要用于调剂品种、季节性补差等,但根据需求时间长短,所占比例各有不同。五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配送中心模式。近年,随着连锁经营形式的不断推广,以零售为主的农产品销售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将鲜活农产品的配送业务委托给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送企业完成,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模式开始快速发展。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送中心,除个别的是连锁企业直接设立外,大多数是由市场内的大经销商派生出来的,且在全国发展得越来越多。这种模式既有效地降低了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也符合节能减排、减少交通压力的科学发展方向。
(3)我国农产品零售模式。一是农贸(菜)市场流通模式。近年,随着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的增加和满足广大消费者便捷购买的需求,流通主管部门对农贸(菜)市场建设有所调整,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适当、合理地完善和增建了一些社区菜市场或菜店等。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农贸(菜)市场90000家,其中建在农村的有60000家。从农贸(菜)市场存在的模式看,大多数城镇的农贸(菜)市场都是场地租赁式的。二是农村集市或农贸市场模式。农村集贸市场或农贸市场一般不常年开放,而是根据各地的风俗几天开市一次,每到开市日,周边十里八乡的生产者或消费者汇聚其间。这类市场很多是历史上形成的,其农产品的经营者大多是农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中出售,再购买所需的农产品和其他日用工业品。因此,农村集贸市场或农贸市场也是农村居民商品互通有无的场所。在这种市场内购买的鲜活农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新鲜度高,但存在销售环境和质量问题。与城镇农贸市场相比,如在当地自产鲜活农产品旺季价格一般较低,如果是淡季,有些鲜活农产品由外地流入,价格有时还比较高。三是各种销售生鲜食品的超市模式。大型综合超市、以食品为主的超市等正逐渐成为大中城市生鲜农产品销售的场所,其鲜活农产品的经营比重占其销售额的15%~30%不等。在超市类业态销售的鲜活农产品,要求供货方提供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一般情况下比较安全。由于超市经营农产品必须缴纳13%的增值税,加上处理商品的损失及经营中的损耗等,使超市经营的新鲜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等价格一般比农贸(菜)市场高5%~20%左右。四是零售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模式。这种模式大多是连锁经营企业,店铺已经发展到一定数量,为了保证连锁店有竞争力,增加顾客进店频率,确保销售一些无公害蔬菜或部分价格有竞争力的鲜活农产品,与农户或规模生产企业建立基地生产关系。这种模式作为连锁企业总量来看,从其鲜活农产品的经营品种和经营量分析,只占较小的比重,大部分的鲜活农产品零售企业还是直接从农产品批发市场、第三方生鲜配送中心或相关的加工企业进货。其主要原因是:基地生产采购品种有限,只能满足零售店销售品种的很少一部分;当基地采购规模有限时,产地采购成本相对较高,销售价格也水涨船高,就失去了应有的竞争力;鲜活农产品季节性强,无论什么样的基地都很难保证零售企业全年经营本产地产品,并达到均衡销售的需要。但从现已成功的实例分析,其发展前景良好。
(4)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都具有鲜活产品价格形成的功能。一是产地初级集货市场模式是生鲜农产品初级价格形成场所,是产地直接采购价格的依据,也是二次价格形成的基础;二是产地批发市场模式是生鲜农产品二次价格形成的场所,而此次价格也将是中转型(集散型)批发市场模式或销地批发市场模式三次价格形成的基础;三是中转型(集散型)批发市场模式或销地批发市场模式是生鲜农产品三次价格形成的场所;四是销地农贸市场、社区菜店及各种零售店等是生鲜农产品最终销售价格形成的场所,也是决定消费者支付价格的场所。一般从中转(集散)型批发市场或销地批发市场采进的生鲜农产品到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每公斤高出采购价的15%~20%左右。
(5)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都承担着农产品的物流功能。因为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都具有农产品的交易和物流功能,无论流通渠道长短,都有物流节点的作用。所以,不同流通模式为合理开展农产品物流起着导向作用。我国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都具有小而全、大而全的特点,以规模较大、集散能力强的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和中转型集散市场为例,无论是专业性市场还是综合性市场,都具有仓储设施齐全、运输组织能力强、交通便利及商品组合丰富、产品多样且数量庞大、信息量大等特点。即便是零售连锁企业的生鲜物流或配送中心模式或社会上的第三方生鲜配送模式,为了能确保稳定地向不同经营者提供生鲜农产品,都建有功能较全的仓储、加工、搬运、配货等相关设施。零售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体现的物流功能,是确保零售店或服务对象的正常经营,而销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所体现的是城市物流重要节点的功能。
(6)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产品贸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产品在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流动性逐渐提高,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加入wto以后的六年(2002-2007)间,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总值每年都跨越一个百亿美元的台阶。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交易额775.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1%,占当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6%。其中出口366亿美元,增长18%;进口首次突破400亿美元,达到409.7亿美元,增长28.1%。2008年1~5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双增长,但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99.3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其中,出口额为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进口额为237.5亿美元,同比增长59.2%;贸易逆差为75.7亿美元。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形势发生逆转,贸易逆差已经成为常态;二是农产品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全面高出加工贸易;三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据主体地位,私营企业取代国有企业的位置;四是我国农产品贸易国别集中度高;五是国内各省(市、区)开展农产品贸易的地区差异显著;六是出口的主要农产品表现各异,蔬菜、水产品和畜产品出口增速较慢,水果、谷物及谷物粉出口猛增;七是原料性质的农产品在进口中占有主导地位。
三、我国主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当季和反季节农产品品种丰富,加之13亿多消费人口和出口贸易等需求,迫使我国农产品流通和物流要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都具有物流节点或提高物流效率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形成了多样化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国性物流、区域性物流、地方性物流和产地物流等。
1.全国性(跨区域型)农产品物流模式。这种物流模式是建立在全国性或区域性大流通格局基础之上的。我国已出现的南品北运、北品南运、西品东运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就是在全国性(跨区域型)农产品物流的支持下发展而成的。农产品全国性(跨区域型)的大物流支持了农产品的大流通、大消费,进而促进了农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大生产。不同农产品的全国性(跨区域型)物流已成为我国鲜活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动力。
2.区域型农产品物流模式。这种物流模式是相对于全国性(跨区域型)物流模式而言的,是建立在区域型流通模式发展需求之上的,主要指在本区域内流通的农产品的运输或配送。从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格局看,在鲜活农产品自给自足格局被打破后,区域型流通业已经形成,伴随着区域型商流的是区域型物流,其主要特点:(1)品种多,而数量相对较少,即一车装多品种的概率比较高;(2)多由产地市场向区域型中转市场集中,然后再向区域型消费市场配送,具有跨区域型物流的某些特征;(3)除本区域农产品物流外,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跨区域市场的农产品,通过区域型中转市场,再实现区域内物流或配送;(4)受运输距离、区域间农产品流通竞争、物流服务半径的商业竞争环境及农产品流通成本等条件制约。
3.中转型农产品物流模式。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度很大,物流运输路途遥远,由于鲜活农产品的特性,中转物流可在中转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需要重新包装、整理、加工、集货的农产品进行相应的流通加工。中转型物流是建立在区域中转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上的。目前我国最大的中转型农产品物流市场是山东寿光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这类市场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将运达的单品种整车产品进场交易后,再根据不同方面的需求卸货、选别、充货(增加其他品种)、整理、包装后,重新装车,形成少批量、多品种的中转型运输配送,其所用运输工具以大型货车为主。这类物流一般多发生在大中型区域中转或集散性市场内,在物流过程中也有少量的单一品种产品整车运输的情况。
4.地方性农产品物流模式。这种物流模式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农产品中小生产者或中小经纪人,流程较短。(1)规模较大的生产者在批量上市的情况下,使用机动车运输到产地集货市场或产地批发市场交易,也有个别规模较大的生产者或大经销商直接运到区域中转批发市场或销地批发市场;(2)小规模生产者因产量和上市量较少,几家共用一辆机动车将产品运输到当地销售市场;(3)一些小规模生产者自己用非机动工具运输到相应的市场销售;(4)专门从事农产品收购的产地小经纪人或商贩走村串户到农产品生产者处直接收购后,用机动车运送到产地集货市场或产地批发市场。这种物流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运输工具相对较小,缺乏长途运输的能力。在这类市场中交易的农产品,由于储存时间和运输距离都较短,从事物流运输者除必备的运输工具外,基本没有其他物流储存设施等。
5.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以上几种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实现方式多为第三方物流,约占农产品物流的70%以上。目前,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已在我国广泛应用,虽没有像家电、工业产品那样真正实现现代管理的产品供应链,但已是支持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如我国反季节农产品生产大省海南每年出岛农产品货运量约800万吨,除海运集团承担一部分物流外,70%以上运往内陆或出口的农产品采取第三方物流方式。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在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这种模式虽然还处于相对无序的状态,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存在着规模小、设备陈旧、信用差、人才缺乏、对现代物流管理缺乏认识等问题,物流经营手段尚停留在传统的价格战上,所实施、完成的只是物流的某个基本功能或几个功能的组合,多属简单的运输延伸,无法做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门对门的系统化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和物流管理尊龙ag旗舰厅官网官方入口的解决方案等,但这正说明我国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发展潜力巨大。
四、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和环境等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多数小规模且分散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与大市场、大流通和多品种、多样化消费需求形成的矛盾,依然导致一些农产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或因流通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我国虽是世界上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国,农产品生产逐渐向商品性生产发展,但因产业化水平较低,既影响了好品质的农产品生产,也加大了流通成本。(1)由于小规模且分散的农产品生产方式,加上生产时间和生产技术措施的差异性等,达到市场需求的大规模流通成本高;(2)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提高,造成生产者重数量、轻质量;(3)小而分散的个体生产很难保证农产品的标准化,影响了农产品应有的价值;(4)因缺乏完整的市场体系,农产品生产者与市场没有完全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上市和运输存在一定的盲目性;(5)大多数的小规模生产者因缺乏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及时调整产品品种和把握市场良机等。这些小农不经济的现象,是造成流通成本高的主要因素。
2.缺少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体系。(1)缺少公开的竞价机制,市场叫价不透明;(2)销地变化的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产地,更不能到达众多的产地生产者,产地价格形成缺少依据;(3)少数产地农产品价格高于销地大型批发市场价格即价格倒挂;(4)国家缺少对生鲜农产品价格形成的监督与管理手段及类似经济杠杆的职能与作用。
3.现有基础设施不能确保“放心农产品”流通。多年来,国家和不同经济结构的农产品流通主体对大城市的蔬菜流通设施建设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入,对农产品流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相对于满足日益提高的全国城乡消费水平和支持有效生产而言,尚不能满足大市场、大流通需要。(1)产销地市场的流通设施少且简陋,有的产地市场连大棚都没有,建设或改造缺乏资金支持;(2)农产品运输保鲜设施落后,我国封闭车或冷藏车运输使用率仅为5%,而日本等发达国家90%以上的生鲜食用农产品都要经过预冷处理,如我国由于蔬菜流通保鲜技术应用较差,使蔬菜综合损耗高达20%以上;(3)产地基本无相关标准农产品的选别设施,丧失了在产地提高商品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机会。
4.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农产品大流通相适应。(1)缺少规范农产品流通的法律法规;(2)农产品采摘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或监管;(3)产地经纪人多而无组织;(4)缺少中立性的产销地农产品检测机构和强制性的规定;(5)缺少产销地不合格农产品处理机制;(6)缺少持续性的预防措施和财政预算,过去采取的一些措施基本是针对出现问题的“拯救式”对策等。
5.产品结构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由于对市场信息分析不够,缺乏对市场产品生产结构的掌控,尤其是千家万户分散的生产者很难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往往在生产结构调整时存在矫枉过正倾向,由于农产品周期性生产存在的时间等差异性,产品结构调整很难到位。
6.出口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由于世界农产品贸易环境仍然很严峻,一些国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设置高关税、配额和技术性壁垒对本国产业实行保护。对此,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不断探寻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可靠途径,但出口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多变因素的影响仍很大。(1)出口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出口效益受到影响。2006年以来,受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和运输费用普遍上涨,检验检疫费用涨幅较大(对日出口增长50%以上),汇率波动导致换汇成本增加等诸因素影响,农产品出口的综合成本上升6%~15%左右。(2)虽然出口农产品价格有所上升,但出口企业的整体效益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生猪、柑橘罐头、部分蔬菜以及初加工农产品的利润下滑明显。(3)我国农产品在产品质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体系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缓慢,使出口受阻。
五、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趋势预测
从2007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对gdp的拉动看,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39.7%,对gdp的拉动为4.7%;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8.8%,对gdp的拉动为4.6%;出口贸易贡献率为21.5%,对gdp的拉动为2.6%;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和对gdp的拉动力最大,加上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经济向国内和农村转型发展,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支出是发展方向,由此将对农产品流通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需求的变化将推动今后我国农产品流通向更好、更有价值的方向转换。
1.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将在国内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农村经济将是我国今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扩大农村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因此,加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将是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选择。(1)农产品批发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一是国家将继续实施“双百”(百家大型批发市场系统、百家大型流通企业系统)市场工程,促进农产品流通向产业化发展;二是规范化的产地农产品市场将逐渐出现,有效带动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将有效带动和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五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公益性的流通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2)超市作为农产品流通的现代模式,将得到快速发展。到2015年,我国大中城市超市流通的农产品将由现在的10%~15%发展达到30%~50%。一是鲜活农产品是现代零售连锁超市企业经营的战略商品定位;二是消费者出于对农食产品安全考虑愿意选择在超市购买;三是超市购物便利,商品齐全且新鲜;四是连锁超市建立产品基地,有效减少交易环节和流通费用,以大量销售新鲜农产品为策略吸引更多消费者;五是少子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小户型以及独生子女一代的经济独立,收入水平提升,城市居民更加注重营养和卫生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变化,将使便利化的社区超市更加人性化,并真正成为城乡消费者的“厨房或冰箱”,使超市对农贸市场形成竞争;六是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吸引农民在农村发挥作用,使农贸市场经营后继乏人。(3)今后五年我国将涌现出农业产业大庄园主。目前已经出现拥有万亩以上土地、以经营连锁超市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零售商业企业或专门经营农产品的企业,它们以拥有数以千计的农产品零售销售网络或批发交易渠道为优势,将很快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大庄园主。这些企业将现代连锁经营方式灵活、充分地应用于农产品基地建设、科学的生产管理以及产品的收购和销售中,比传统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主要有连锁经营的超市零售企业、经营农产品的批发企业、先期进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专营企业和农产品专业社组织等。(4)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在农产品流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伴随我国经济向国内、向农村、向扩大内需的转型发展,到2015年我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一是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将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有力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随着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和国民健康饮食发展的要求,冷藏、冷链设施的使用比率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30%以上,流通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价值链的作用及活力受到更高层次的重视;三是中转型或有一定流通节点功能(如山东寿光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将呈现增加的趋势;四是现代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将显现出来。现代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在农产品流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功能、作用得到认可。(5)拍卖、期货及电子等现代交易方式将进一步引入农产品流通中。一是价格形成机制的需求;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的减少;三是农产品现代交易发展的需求;四是现代零售交易时间需要提前公开价格或预测价格;五是农产品信息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将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六是大中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将更加严重,组织化的二级批发商或物流、配送将取缔目前农贸市场个人运输行为造成的交易现场脏乱差和交通混乱等现象;七是越来越多的高智商人士参与农产品生产经营。
2.国际金融危机将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基础点产生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1)全球主要农产品供求趋势将发生变化。一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发达国家贸易出口高于进口,而发展中国家进口高于出口。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明显增多,从而减轻了对发达国家出口市场的依赖。二是全球性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快速上涨,全球消费者价格呈上升趋势。三是受能源和生产资料价格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影响发展中国家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四是国内生产者物价指数上升,若出口产品价格不能同步提升,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初级农产品“卖难”现象将加剧出口竞争,降低出口效益。五是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将出现大企业减员或中小企业倒闭现象,从而影响就业或收入,也将影响到以主要农产品为主的食品消费支出。(2)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将呈扩大趋势。从2008年1~5月我国农产品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的现象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将呈扩大趋势。一是欧盟、日本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加倍挑剔,甚至将多年正常的出口与政治结合,使我国出口企业遭受很大损失;二是转基因、添加激素等产品将不受国际社会欢迎;三是由美国粮食转能源政策而引起的国际性粮荒将引起世界各国的警觉,确保本国主要农产品供应成为国策;四是近年农产品出口的不稳定性严重挫伤了基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优质的农产品,开始将原出口部分农产品转向供应国内大城市。以上都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下降,出口企业利润减少的因素。(3)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应以出口向内需转型发展。一是生产质量安全的“放心产品”,彻底改变重出口、轻内销的生产观念,向国内广大消费者提供“出口质量及合理价格的产品”;二是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和附加值;三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进而促进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四是通过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或有效措施,促进主要农产品增产增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六、我国农产品流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是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及“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流通决定生产(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和快速的物流通路,将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出现鲜活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减收的现象,将直接影响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农民利益和新农村建设。农民生产出再好的农产品,若无好的流通渠道将其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合理的价格顺畅地流通出去,好产品将就地贬值,既伤了生产者,也亏了消费者。
1.政府应进一步重视现代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重视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坚持以市场需求信息为载体,走新型农商道路,让农民种植有信心,销售有渠道,真正从农产品交换中获利。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中积极采用连锁经营方式,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整合土地资源和农业经营资源,目标明确地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提高农业种植和经济效益,使农业问题逐渐得到解决;通过现代物流或配送方式,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物流环节或将环节有效集约化,并将目前消费地可能发生的费用尽量转为在产地发生,既能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也能减少流通费用,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分享到现代流通带来的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而达到扩大内需、经济转型发展的目的。
2.应加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贡献的研究。(1)应加强有效提高农产品就地商品化比率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浪费、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的研究,如产地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农业专业化,农产品流通运营服务商的培养等;(2)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体系建设,有效促进和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解决农民盲目种植或丰产不丰收的农业老大难等问题的研究;(3)让广大农民分享到现代农产品流通带来的利益,使他们增加收入,得到实惠,有能力消费,进而活跃农村市场经济,呈现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3.重视现代连锁经营方式在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的应用。(1)通过现代连锁经营组织化的有效运用,加强对减少农产品交易环节,提升交易效率(重点是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解决小农不经济问题等)的研究;(2)建设各种农产品流通的专业组织(生产、销售、物流、信息、金融、培训等);(3)合理布局设施建设;(4)重视培养现代农产品流通的专业人才,将农产品经营者培养成真正的现代农产品流通运营商等。
4.完善农产品宏观调控政策。为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农食产品的供应,明确农产品价格政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尽快出台不同农产品种类宏观调控政策,规范农产品流通,掌握市场供求动向,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达到稳定农产品价格、调整供求与生产、支持生产者所得、维护消费者利益、使有限的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委托农产品流通主管部门针对国情和农产品特性,对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等制定不同的政策,以形成完善的、配套的农产品政策体系。
今后5~10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作为一种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受到重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趋于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农产品绿色流通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市场秩序进一步得到完善,使广大农民真正分享到现代农产品流通带来的利益。